北京-海淀区 综合类 本科公办 985211双一流强基计划
肩负使命 厚植强基 切实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储备输送拔尖领军人才
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清华大学围绕“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强基人才选拔培养定位制定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致力于打通评价、选拔、培养和后续发展等多个关键环节,面向未来、加强衔接、形成合力,为国家基础学科的长期发展以及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培养输送拔尖创新人才。
肩负使命,为国选材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也是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制定过程中始终围绕的核心命题。
清华人历来葆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始终以服务国家为己任,永远坚持国家至上、人民为先。“肩负使命,追求卓越”是清华人共同的精神气质。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坚持使命驱动、使命导向,结合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高期待以及本校的优势教学科研资源,对“强基”内涵进行了深度思考和阐释,与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相结合,制定强基计划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强基计划的扎实开展,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取得新进展,收获新经验,形成新方向,真正选拔出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培养出一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志向坚定、素质过硬、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探索出一条高水平、高层次、高聚焦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一体化路径,切实做到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志趣坚定,综合择优
志趣坚定、禀赋优异,综合评价、优中选优,是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人才选拔的主要原则。入选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学生首先要认同“强基”理念,具备“强基”特质,即胸怀家国,志向坚定,有志于未来从事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研究。
从招生专业来看,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三类,包括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其中,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旨在选拔及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突出特长并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旨在选拔及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特长,并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旨在选拔及培养在基础文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
也就是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不仅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意见的要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和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安排招生,而且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在工科方面的强大实力,创造性地推出了“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既突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理科专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又与国家对“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高关注、高期待高度衔接,特别设计了工程衔接方向“理-工”双学士学位和本-硕-博相互衔接的培养模式,为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学生打好坚实理科基础,并重点引导他们进入国家亟需的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加强相关领域高质量人才的精准输送。
考生通过高考成绩入围后,清华大学将对其进行综合考核,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重点关注其学习过程、成长特点及综合素质情况,在充分尊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做到综合评价、优中选优。
厚植强基,选育衔接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理念与自2009年起实施的拔尖计划——“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学堂计划采用“领跑者理念”,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努力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学术人才。
在强基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清华大学充分借鉴了“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既突出“强基”的理念,又凸显“拔尖领军”的目标,希望能通过选育衔接真正找到并帮助那些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有着强烈的学术志趣的学生成长成才。
同时,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培养一体化方案的设计中,还吸取了书院制探索的经验。2014年,清华大学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创新设立“住宿制文理书院”新雅书院,从清华传统和实际出发,探索通识教育对理工科学生的价值和意义,致力于让学生不再是一个狭隘的专业人,同时也是一个对人类文明有成熟思考和价值判断的人。经过6年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经验。
结合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依托新雅书院的特色探索经验,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在优中选优的基础上深耕厚植,将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做细、做实。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致理书院负责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探微、未央和行健三个书院则负责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分别对接化学生物学、数理基础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三个专业方向。这三个专业方向均专门设计了工程衔接方向“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完成相关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理学和工学双学士学位。希望通过双学士学位的培养方案,强化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
入校后,清华大学将对强基计划学生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学科交叉、研究性学习等先进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关心、鼓励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组建专门学生管理队伍,鼓励优秀硕士生博士生担任班级辅导员,知名教授学者担任班主任和导师;将本科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有机衔接,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硕士、博士阶段的专业方向。本科毕业时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科教协同,勇攀高峰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将全面落实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要求,围绕为国家培养基础学科拔尖领军人才的目标,着力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充分利用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以及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创新人才,逐步探索建立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鼓励更多学生在科研探索中坚定学术信念,勇攀科学高峰。
五大书院整合了清华大学20多个院系丰富的教学及科研资源开展人才培养。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科研实力强大。比如探微书院依托化学工程系的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学院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未央书院依托的科研平台更是多达数十个,包括物理系的凝聚态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研究所、天体物理研究所,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以及富士康纳米科技中心、创律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和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等。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不仅是一个招生计划,更是学校本科人才选拔培养制度改革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专门成立了本科培养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邱勇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整个方案从酝酿、设计到制定、实施都着眼大局且与学校其他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衔接,希望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通过书院制、理-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硕-博衔接等创新型培养模式,面向国家需求,着眼未来发展,立足关键领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努力实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高层次、高聚焦、高效能,为国家选拔培养出一批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并引导他们在国家“卡脖子”关键领域不懈奋斗。
Copyright © 2024 高考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42053号-9 苏公网安备32021302001401号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盈利网站,如相关文章、字体和图片侵犯您的著作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联系邮箱:service@wxqj.net